近日,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確定2025年立法工作計劃。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堅持立法主動適應改革發展需要,立法項目從“小切口”入手,務求“真管用”,充分發揮法治在排除改革阻力、鞏固改革成果中的積極作用,確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據、蹄疾步穩。今年計劃安排審議法規項目20件,其中,計劃制定法規7件,修改法規12件,廢止法規1件。此外,今年還將進行立法調研項目8件。
針對加快全區經濟社會改革發展領域的立法項目有:制定數據條例、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促進條例、糧食安全保障條例,修改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建筑管理條例,開展民營經濟促進條例、礦產資源管理條例、科學技術普及條例、農作物種子條例、旅游條例立法調研;修改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條例,以法治力量加快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創建。
今年,寧夏將繼續完善生態文明法規體系,加強生態領域立法,用法治力量呵護“一河三山”:修改節約用水條例、城市綠化管理條例、綠色建筑發展條例,廢止煤炭資源勘查開發與保護條例,促進資源保護和循環利用。同時,探索建立區域協同立法工作機制,指導設區的市協同制定清水河保護條例,與毗鄰省區開展騰格里沙漠邊緣荒漠化防治協同立法調研。
針對推進社會民生改善,筑牢民生保障法治根基的民生立法項目為:制定社會救助條例、精神衛生條例、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條例,修改慈善事業促進條例、實施未成年人保護法辦法、體育工作條例、供熱條例、實施消防法辦法,開展物業管理條例、法律援助條例、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條例立法調研等。
“今年謀劃的立法項目和立法工作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地方特色,通過‘小切口’‘小快靈’立法,提高立法針對性和有效性。”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立法項目著重在“短而精”“務實管用”“解決問題”上下功夫求實效。通過堅持開展“線上線下+代表履職+專家咨詢+群眾參與”廣泛征求立法意見建議,實現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依法保障公民各項權利。(記者 尚陵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