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銀川市興慶區人民法院交通事故第一巡回法庭運用“法官+交警+人民調解員”多元解紛機制,以“一老一小”權益保護為重心,高效化解了一起涉及未成年人的交通事故賠償糾紛。
2024年8月,高中生小秦駕駛電動車與耄耋老人王大爺相撞,造成王大爺鎖骨骨折、多根肋骨骨折。因小秦未依法取得駕駛證,且經交警部門委托鑒定,其駕駛的兩輪電動車為輕便兩輪摩托車,交警部門認定小秦負事故的全部責任。
受理案件后,法庭采用“法官+交警+人民調解員”多元解紛機制,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
調解現場,辦案民警通過播放事發監控錄像,還原事發經過,進一步釋明事故定責的依據標準,澄清事實、消除誤解,為調解奠定基礎。“這起案件事故責任清晰,但老人需要治療,孩子面臨高考,雙方都拖不得……”駐庭調解員以溫情的話語緩和了雙方當事人親屬的不安情緒。承辦法官則依托人民法院智能輔助辦案系統,將王大爺的賠償金額逐項拆解為“醫療費+護理費+營養費+傷殘賠償金”實時生成的賠償金額,以此為基礎對各項金額的裁判標準進行釋法說理。
三方聯動,各司其職,同向發力,最終小秦和王大爺達成調解協議,小秦家長誠懇地向王大爺家屬道歉,并當場賠償3.8萬元,這起糾紛得以圓滿化解。
今年以來,興慶區法院交通事故第一巡回法庭探索建立數智道交“一站式”工作模式,在“法官+交警+人民調解員”多元解紛機制的基礎上,針對交通事故賠償要素明確的特點,運用人民法院智能輔助辦案系統,實現賠償金額“即時生成、一鍵可知”,確保“金額透明、爭議可溯”,有力提升調解公信力,實現矛盾糾紛“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截至目前已調解案件48件,撤訴57件,即時清結案件72件。(通訊員 劉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