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互聯網辟謠優秀作品發布會在河南鄭州舉行,活動由中央網信辦舉報中心、河南省委網信辦、鄭州市委網信委主辦,新華網、大河網、鄭州市委網信辦承辦。
活動現場
??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快速發展帶來了海量信息,網絡謠言摻雜其中且變幻無常。如何辟謠?應運而生的優秀辟謠作品,就如謠言的熔斷器、謬誤的休止符,更如真相的擴音器。
現場武術表演《重拳出擊 棒打謠言》
網絡辟謠,秘笈在哪兒?這場活動既是一次成果檢閱,更是一場面向未來的方法論交鋒。
秘笈一:聯合機制讓真相跑贏謠言
“謠言一張嘴,辟謠跑斷腿”,偏信“流量至上”就容易催生出良莠不齊的信息,面對移動互聯網時代謠言傳播態勢,網友們無奈總結道。對于網絡謠言,我們只能被動嗎?
其實,辟謠止謠,一直走在前列。
活動現場,2024年全國網絡辟謠聯動機制建設成果展示視頻顯示,2024年全年,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網信部門實現省級網絡辟謠聯合機制全覆蓋,各地網信部門全年共報送謠言線索4500余條,宣推重要辟謠稿件76萬余篇,深入開展的辟謠宣傳活動線上線下覆蓋超10億人次……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聯動格局,讓真相的觸角延伸至末梢;第一時間聚焦熱點關切澄清謠言,又讓我們緊握信息傳播“方向盤”。
但,機制的生命力在于動態優化,跑贏謠言離不開令人信服、廣泛傳播的優秀作品。中央電視臺創辦《真相來了》欄目、河南舉辦“網絡辟謠沙龍”、重慶開設“辟謠小劇場”、浙江上線“反詐越劇微短劇”……官方辟謠、權威科普、專家訪談、趣味問答,內容詳實、說服力強的報道通過全方位科普,擴大了真相的傳播聲量。
信號已然鮮明——從被動應對到主動出擊,一張更密的網絡謠言治理大網正在織就。
秘笈二:創新形式讓真相先聲奪人
不被謠言先入為主,就要用真相先聲奪人。
各級各類互聯網辟謠平臺不斷建設發展,有的多端口布局,形成傳播矩陣;有的深耕內容,聚焦權威發布;有的著力創新,打造品牌。其中的每一次理性發聲,都在為真相擴容。第七屆互聯網辟謠優秀作品征集活動開展近3個月以來,按照五大類別,共征集到近2000個單位或個人報送的3000多部作品。
經過作品初審、網絡投票、專家復審、綜合評定等各個環節,活動現場對脫穎而出的70部優秀作品進行了發布。
其中,《擦亮辨別謠言的眼睛,不當謠言的幫兇或受害者!》等20部音視頻類優秀作品通過動態影像多維解讀事實真相;《記者調查:限高人員憑“內部政策”不還錢也能坐飛機、高鐵?最高法:網傳“限高令新政”系謠言》等15篇文字類優秀作品以深刻筆觸剖析謠言本質;《小寶辟謠:對謠言說“不”!》等15組圖片類優秀作品用定格畫面擊破虛假邏輯;《真相來了》等10項重大辟謠專題精準反映辟謠產品或活動特色;“公安部網安局”新媒體賬號等10個優秀辟謠平臺(賬號)全景展示網絡辟謠工作成效。
風格鮮明、視角創新、敘事多元,內容豐富的辟謠產品和形式多樣的辟謠宣傳,早已成了網絡空間傳播權威聲音、遏制謠言傳播的主陣地。
秘笈三:主動出擊共護美好精神家園
智媒時代,主動出擊才是最好的防守。發布會現場的武術表演《重拳出擊 棒打謠言》,以少林功夫象征辟謠的果敢精神,讓我們看到了共護美好精神家園的信心與決心。
有了決心,辟謠宣傳又該如何創新出彩、深入人心?獲獎優秀作品的創作者進行了經驗分享。
漯河市委網信辦李薛童分享《辟謠傳聲社》的創作心路
江蘇省揚州市消防救援支隊消防宣傳員姚相宇分享創作經驗
漯河市委網信辦李薛童分享了《辟謠傳聲社》的創作心路,她認為傳統文化可以賦能網絡辟謠,以讓作品有“趣”又有“料”。江蘇省揚州市消防救援支隊消防宣傳員姚相宇以視頻《網事別“嚼蛆”》的創作思路舉例,認為辟謠線索可以從行業領域尋找,以讓作品有“量”又有“質”,以此激發社會多元主體的責任感。
網絡空間是億萬網民的精神家園,打擊網絡謠言,維護網絡生態,是社會各界的共同心聲。辟謠止謠共護清朗,就在我們的每一次點擊和每一次發聲中。(董蕾/文 馬紹坤/視頻 楊鑫陽 李思豫/圖)
寧夏新聞網(m.aqonline.com.cn)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建立鏡像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 寧夏互聯網新聞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寧夏銀川市金鳳區宜居路156號 郵編:750001 新聞熱線:0951-5029811 傳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談:0951-6031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