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14時30分,走進隆德一小智慧研訓室,寬敞明亮的教室布置得活潑又溫馨,天花板不同角度懸掛著的攝像頭和話筒格外引人注意,這是數智賦能學科教學的配套設備,便于AI智能平臺提取課堂所有信息。
自去年9月份以來,隆德縣著眼教研之困,回應教研之需,聚焦新課標理念,各學校每周利用半天時間,開展了以數智賦能“學科半日教研”為主題的系列活動。教研活動涵蓋語文、數學、英語、地理等多個學科,覆蓋隆德縣所有學校的不同年級,匯聚全校各學科教師,借助前沿數智工具與理念,向教學研究要質量,向高效課堂要方向,為提高育人質量、推動教育創新發展注入新動力。
課堂上,隆德一小英語老師何雯逐一拼讀字母,幫助學生快速掌握單詞的發音和拼寫;對話重復練習中鼓勵學生放出聲音、大膽開口,勇于跟同伴交流、與老師互動,鍛煉并激發學生口語表達能力;鞏固提升環節巧妙運用情境教學法,一段音畫同步視頻瞬間將學生帶入真切的場景。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們積極參與,踴躍發言。何雯的課堂內容同步被AI智能平臺提取并形成匯總報告,各學科教師課后結合智能數據分析,針對示范課的教學目標、內容、方法、過程及效果等評課議課,交流探討。教師們集思廣益、各抒己見,既肯定優點,又提出建議。討論的過程,不僅達到了思維碰撞的目的,而且有利于共同進步。“這是我們的‘一問一化兩課’教研模式,即以問題為導向,找差距錨靶向;以信息化為依托,推廣AI數智賦能運用;以課堂為主陣地,形成評課議課標準,不但提升了教師的教學能力,還促進了專業的成長,更能提高學生參與度。”英語教研組組長蘇永霞說。
隆德二中王靚老師的數學課通過動畫演示,將復雜的概念直觀地呈現給學生,激發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學習興趣。課堂上,AI智能平臺實時記錄了學生的參與度和互動情況。隨后,王靚將AI分析出的課堂知識報告一一呈現給各科老師,大家相互評議、深入討論。數據顯示,本節課內容設計合理性達到89.7%,學生的思維活躍度達到92.3%,互動問答環節參與度達到了95.4%。教師們普遍認為,AI智能平臺為教學提供了精準反饋,尤其是準確掌握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點,更有助于優化教學策略。隆德二中副校長曹銀軍說:“我們重點圍繞AI課堂智屏系統在數學、地理等學科分析中提供的優點、提出的不足及相應的改進舉措等探討其對教學變革的推動作用,為培養適應未來社會需求的創新人才開拓全新思路。”
數智賦能“學科半日教研”在隆德縣蔚然成風,從各校各年級所舉辦的不同活動中,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亮點。目前,“學科半日教研”開展將近半年時間,這種憑借AI智能平臺找問題尋根源錨靶向提質效的新模式,展現了隆德縣以研促教、以研興教的實際成果及數據驅動教學改進的潛力所在。通過名師引領、觀課議課、專家講座、教學案例分享等,不僅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提高了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和研究教學能力,而且進一步明確了教學方向,掌握了教學策略,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記者 毛小勤 見習記者 潘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