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夫妻長期兩地分居,能不能幫助解決一下工作調動問題?”近日,曾獲石嘴山市“351人才”榮譽的寧夏天地西北煤機有限公司技術中心總工辦副主任蘇小平說,他在石嘴山市大武口區委召開的人才工作座談會上說出自己的困難。不久后,他的妻子就從同心縣調到了大武口區。“家庭穩定了,我沒有了后顧之憂,干事更有激情和動力。”蘇小平說。
近年來,大武口區出臺重點產業人才支持保障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暢通育才路徑,積極拓寬各類高層次人才引進渠道,用心用情辦好項目申報、子女入學、配偶就業、購房補貼等“關鍵小事”留住人才,激發各級各類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院士工作站3家,高新技術企業、小巨人企業等60個,并打造了寧夏新材料產業研究院、寧夏中科碳基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等高端平臺,真正把人才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
選調生唐開陽初到長勝街道長勝村時,是村里名副其實的“陌生人”。組織上不但幫他解決住房等生活困難,還安排專人傳幫帶,一起解決村民生產生活中的問題。去年,長勝村動員村民參與近千畝麒麟瓜的種植與采摘,唐開陽積極參與建棚、灌溉等工作,還協調20多名村民到瓜棚務工,人均月收入4000余元。
“我的初心就是學成后建設家鄉。”寧夏鉅晶科技有限公司位于石嘴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主要從事人工晶體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負責人張學峰是從日本留學歸來的博士。他利用自身專業技術,帶領團隊致力于LT、LN晶體及晶片的生產,涉及航空、航天、信息、被動電子元件制造等領域。目前,公司研發的超薄黑色6英寸鉭酸鋰晶片屬國內首創,年產能可達10萬片,年產值2000萬元至3000萬元。“我們在進行研發的同時,也不斷培養適合本土產業的人才,力爭5年內在聲光晶體領域取得相應技術優勢。”張學峰說。(見習記者 徐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