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吉縣火石寨鄉的馬鈴薯田里,機械來回作業,數不清的拳頭大小的馬鈴薯從土壤中翻出,村民三五成群進行撿拾、裝運。“全鄉種植馬鈴薯1.9萬畝,因雨水充沛,畝產達2.5噸,預計總產值4700多萬元。”火石寨鄉黨委書記馬占兵說。今年,西吉縣種植馬鈴薯55萬畝,預計總產量120萬噸。
固原市是中國優質馬鈴薯主產區之一,有著300多年的種植歷史。近年來,該市堅持種薯繁育、鮮薯外銷、淀粉加工、主食開發“四業并舉”發展思路,以布局區域化、種植標準化、發展產業化、產品品牌化為路徑,推動馬鈴薯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圍繞打造馬鈴薯‘芯片’選育新品種,其中,‘寧薯19號’抗旱性強、豐產性好、廣適性好、產量高。”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固原綜合試驗站站長郭志乾介紹,該品種已在西北區新品種聯合試驗中連續多年產量位居前列,2023年在極端高溫干旱氣候條件下,示范田平均增產24.5%,平均每畝節本增收247.79元。
固原市將良種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突破口,開展新品種聯合攻關,建設國家區域性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建成脫毒種薯三級繁育體系,培育馬鈴薯種薯繁育企業50家,打造原種田1萬畝、一級種田13萬畝,年繁育各級種薯33萬噸,選育引進優新品種50多個,馬鈴薯良種覆蓋率達100%,專用化率超80%。“在新品種和新技術雙重作用下,馬鈴薯畝產從2019年之前畝均1.6噸增加到現在的2.5噸。”郭志乾說。
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上,固原市兼顧肉牛產業、冷涼蔬菜等產業發展,年種植馬鈴薯超80萬畝,年均產量超125萬噸,標準化儲藏能力達到110萬噸,現有15家馬鈴薯淀粉加工企業,年加工淀粉13萬噸。“每年生產的馬鈴薯中,農戶自食、留種、飼用占18%,鮮薯銷售占35%,淀粉和薯片、薯條加工占47%。”固原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與種業管理科科長劉俊輝說。
2021年引進雪川農業集團,先后投資建成冷凍薯條、薯餅生產線3條,建成全粉生產線1條,填補了當地馬鈴薯主食化開發空白,生產的薯餅、薯條等主食化產品,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3年,企業生產薯條、薯餅等薯制品7萬噸,出口量1.8萬噸,實現產值7億多元;今年加工馬鈴薯制品及全粉將達到15萬噸左右,預計產值15億元。全鏈條帶動本地就業6000余人次,年支付務工工資2500萬元。
經過多年不懈努力,固原市馬鈴薯完成了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重構和演化升級,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嬗變,走出引育繁一體化、產加銷相銜接、貿工農相結合的集群化全產業鏈發展新路徑,曾經的“救命蛋”變成群眾增收致富的大產業,年提供農民收入1150元,占農民人均收入的7.4%。“2023年,全市馬鈴薯全產業鏈產值6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近3萬個,帶動就業15萬余人。”劉俊輝介紹。(記者 剡文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