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記者從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廳了解到,我區對59.81萬戶個體工商戶開展分型分類幫扶,針對“生存型”“成長型”“發展型”以及“名特優新”等不同類型的個體工商戶,采取個性化措施進行精準幫扶和重點培育,助其增強持續健康發展內生動力。
分型幫扶是將實際開展經營活動的個體工商戶按照存續時間、經營狀況、納稅情況、雇員人數等多維度指標,將個體工商戶劃分為“生存型”“成長型”“發展型”3種類型。聚焦初創階段個體工商戶,優化市場準入服務,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助其更好地“活下來”。針對穩定經營階段的個體工商戶,提供職業技能培訓、金融貸款支持及社保參保引導,幫助解決用工難題,確保“行穩致遠”。對有市場競爭力的個體工商戶,強化質量技術服務和知識產權保護,支持其轉型升級為企業,幫助他們“長得大、飛得高”。
分類培育是將特色鮮明、誠信經營好、發展潛力大的個體工商戶分為“名特優新”四類,實施重點培育措施。對產品質量好,服務優質、深受消費者喜愛的“知名”類個體工商戶,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對依托本地特色產業和旅游資源的“特色”類個體工商戶,給予特色產業發展資源傾斜。對傳承傳統技藝,執著堅守、長期經營的“優質”類個體工商戶,加強傳統技藝挖掘整理和宣傳。對積極參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新興”類個體工商戶,強化合規指導,提升經營質量。
截至4月底,我區實有各類經營主體85.13萬戶,其中個體工商戶占經營主體總量的70.25%。目前,我區個體工商戶分型標注已經完成,其中生存型19.56萬戶、成長型3.13萬戶、發展型6.28萬戶。最終認定首批“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238戶。
“自治區市場監管廳將進一步發揮自治區扶持個體工商戶廳際聯席會議工作機制作用,為不同類型的個體工商戶提供差異化的招聘用工、創業培訓、減稅降費、金融支持等服務。”自治區市場監管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開展“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風采宣傳和展示,攜手金融機構實施“一戶一策”融資貸款措施,規范互聯網平臺收費,持續推進登記注冊、開餐飲店、開超市、開藥店等事項“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深化“個轉企”改革,幫助個體工商戶降低融資成本,減輕經營負擔,確保更好地參與市場競爭,做大做強。(記者 陶濤)